<div id="zwogf"></div>

      <dd id="zwogf"><font id="zwogf"></font></dd>

      <label id="zwogf"></label>

    1. 赏诗词网

      秋怀

      (30577人评分) 8.3

      朝代:宋代

      作者: 欧阳修

      原文:

      节物岂不好,秋怀何黯然!
      西风酒旗市,细雨菊花天。
      感事悲双鬓,包羞食万钱。
      鹿车何日驾,归去颍东田。

      评分:
     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

      参考翻译

      写翻译 写翻译

      译文及注释

      作者:佚名

      译文
      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?可不知怎的,我面对这满眼秋色,却禁不住黯然神伤。
      西风猎猎,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;细雨濛濛,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。
      想到国事家事,愁得我双鬓灰白;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,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。
      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——挽着鹿车,回到颍东,耕田植桑。

      注释
      ⑴秋怀:秋日的思绪情怀。
      ⑵节物:节令风物。
      ⑶酒旗: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。
      ⑷包羞:对所做事感到耻辱不安。
      ⑸鹿车:用人力推挽的小车。《风俗通义》说因其窄小,仅载得下一鹿,故名。
      ⑹颍东:指颍州(今安徽阜阳)。欧阳修在皇祐元年(1049)知颍州,乐西湖之胜,将卜居,不久内迁。翌年,约梅圣俞买田于颍。

       

      参考资料:

      1、 李梦生 .宋诗三百首全解 :复旦大学出版社 ,2007 :32-33 .
      2、 李梦生 .宋诗三百首全解 :复旦大学出版社 ,2007 :32-33 .
      3、 张鸣 .宋诗选 :人民文学出版社 ,2004 :85 .

      参考赏析

      写赏析 写赏析

      鉴赏

      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。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?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?颔联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继续描绘“节物”,咏尽秋日佳趣。那么,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?该联采用白描的手法,将酒旗招摇于西风中,菊花在细雨中盛开之景形象描述,以乐景衬哀情照映首联,并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情的黯然。颈联告知我们,诗人因感叹国事,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!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,所以尾联便写

      创作背景

        宋仁宗庆历五年(1045年)八月,“庆历新政”失败,执政大臣杜衍、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。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,也被捏造罪名,由河北都转运按察使降知滁州,十月到任。欧阳修遭贬使他对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;官场的倾轧,使他希图摆脱世俗纷扰,向往恬静的归隐生活,此诗即作于滁州到任后的一个秋天。

      鉴赏二

        诗以反问起,起得很突兀。历来写秋思,总是在起首强调秋风萧瑟、草木摇落,一片悲凉肃杀,从而接写心中的悲怆,如杜甫《秋兴》“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”,《登高》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,均是如此。欧阳修这首诗却劈头一句,说:谁说秋天的节令风物不好?又接问一句:节令风物没什么不好,可为什么我会感到无限的悲伤沮丧呢?秋景无限好,诗人黯然销魂些什么,使诗充满悬念。   照理,诗接着应该回答上面的问题,写

      作者介绍

      欧阳修
      欧阳修 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...
      猜您喜欢的诗文:
      (朗诵者:蒋伟伟
    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

          <div id="zwogf"></div>

          <dd id="zwogf"><font id="zwogf"></font></dd>

          <label id="zwogf"></label>